您的位置:首页 > 库存积压 > 其他 > [新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新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1 17:19   浏览 N 次  

  道谷学社:做一个健康幸福的人

  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爱护自然! [新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学习园地2011-03-30 09:33:35阅读4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译文】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

  本堂观点:

  1分钟前

  草堂主人

  能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这中乐趣,确实和温习知识,不是一个层次的。记得我初中的时候,用坐标知识,临摹画了一张中国地图,结果是放大了一倍的,邻居来看到了,问我如何画的。呵呵

  

  那个时候我的得意劲啊,甭提了!所以,就这个解释,真的让我到今天也回味无穷啊!

  

  

  回复

  03-29 20:03

  草堂主人

  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

  

  这样的理解让在下豁然开朗,也确实符合知识习得规律和孔夫子为人育人的终极目的。

  

  回复

  03-29 20:22

  乐山乐水 回复 草堂主人

  学了之后有用处,而且能经常使用,这才是快乐的源泉。

  回复

  12小时前

  草堂主人 回复 乐山乐水

  没有用的东西自然没有用。不过到底东西有没有用,有什么用,不因我们人说了算。而学了东西却不用或用不上,是堪成可怜的。不过是否一直用不上呢?这又拿不准。所以啊,呵呵……但是关键我们还得有一个比较明确主动的意识。

  回复

  12小时前

  乐山乐水 回复 草堂主人

  关键学的出发点和怎么学的问题,因此才引出了孔子下文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这与辨别知识的有用与否有密切的联系,也涉及了学习的效率问题。学的都没用自然效率就趋近于无了。书呆子大概正是此列的吧。

  

  回复

  1分钟前

  草堂主人 回复 乐山乐水

  

  回复

  03-29 20:01

  草堂主人

  认识和理解《论语》需要体悟每一部分的主题,以便于从整体上来理解儒家思想。

  

  不仅每一部分的主题,总的主题也是很重要的。这样的方便,可是根本上的进步啊

  

  而且,我也赞同山水先生并相信《论语》一定有它内在本质的主题方向!

  

  回复

  03-29 20:23

  乐山乐水 回复 草堂主人

  《论语》应该有更为深层的意义和价值,目前的发现还不够啊。

  回复

  12小时前

  草堂主人 回复 乐山乐水

  

  回复

  03-29 19:55

  草堂主人

  “权威”?一个有独立学术思想的人,是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所谓权威的。这一点,山水先生令人敬佩!

  

  回复

  03-29 20:23

  乐山乐水 回复 草堂主人

  “权威”是需要质疑的,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进步!

  

  回复

  12小时前

  草堂主人 回复 乐山乐水

  

  回复

  03-29 20:06

  草堂主人

  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宽容理解,是孔夫子的为人育人一个大原则,这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得到了印证。

  回复

  03-29 20:21

  乐山乐水 回复 草堂主人

  没错!

  回复

  03-29 20:07

  草堂主人

  时间关系,暂时看到这里,先生的注解从目前来看,很通达轻松。这是多么可贵的注解境界啊!或者说,这也是检验注解是否成功的标志吧

  

  回复

  

  征集意见和看法:2007年去山东听了一次报告,便萌生了阅读《论语》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验的深入,总是感觉历史上多家的注释有不到位的地方,遂产生了我释论语的想法。虽然个人有些感悟,但动起笔来发现有些东西是只可会意,无法言传的东西。写起来还真是有些艰难,所以,我在此愿意诚征各位博友的感悟。

  我个人看,《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师生的言行,后世各家不断的诠释各自的理解,又有些人在学问上成了“权威”,很多的人便以“权威”为准,其实“权威”的认识也未必是孔子及其门徒的本意,理解论语重在个人体验,不能拘泥于“权威”的,况且有些所谓的权威注释论语其目的就值得怀疑。所以,我们何不大胆的谈谈自己的见解呢?

  开篇的话:许多研究《论语》的人几乎都一致认为,《论语》的每一部分的主体都是随机的,所以每一部分的标题都是这一部分第一句话的头两个字,对此,我一直持怀疑的态度。持续一千余年的经典怎么会没有明确的主题,反反复复的阅读和思考,再看就会明白《论语》尽管是语录体的文字,而且是集录多人的感悟,但主题还是分外鲜明的。从《论语》的通篇看,孔子师徒所探讨的皆是有关生命成长和发展的问题的,《学而》篇讲述的是学的问题,学的本质、感受、态度、内容,这些问题并不是常人认为不存在联系的,之所以会使人认为每章之间没有联系,是因为《论语》产生的之间跨度太大,后人理解起来就变得困难,往往都是站在局部的立场看待和分析每一句话。事实上,以《论语》中的这些主人公来看,这些人都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他们的谈话和讨论肯定不会是漫无目的的,更况且他们要把自己的谈话和交流传诸后世,所以没有明确的主题就更不可能。因而,认识和理解《论语》需要体悟每一部分的主题,以便于从整体上来理解儒家思想。

  此篇《学而》专门论述了学的问题。古人之学与今人之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古人之学涵盖了全部的人生,是以做人为基、为本、为核心来展开的。故而把《学而》放在了《论语》开篇的位置,重点强调学的重要。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解读是否有道理。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说明】当下很多人,甚至是中学生的教材,都把这一章译成“学习知识并经常的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从实践中看来,学习知识并坚持复习、温习,并不能真正的给学习者带来快乐,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快乐的往往就是学有所用,因而“习”字译成实践、使用更为准确,而不是简单的理解为温习、复习。至于“朋”的意思,绝不是今天泛泛而言的朋友,“朋”同门为朋,“友”同志为友,应该是那些有着共同的远大志向的朋友,所谓神交已久的人,从远道而来才是令人喜悦的事情。至于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宜君子乎?”讲的是在强调两者修行的基础上,自己有了德才的时候,不被他人知晓的感受。在众多的大家注释中我更青睐钱穆老先生的看法。众家不足之处就是将本章的三句话分离开释义,难免有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的,这三句话之间,也应该有着逻辑的关系。我同意钱穆老先生的看法,学就是效仿,也即后觉者效仿先觉者。古人的学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还包括了向实践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技能,还包括了做人处事,方法学到了关键是实践、会用,改造自己也改造世界。也只有能够做到这样,才会有相知同乐的感受。这些都具有了,才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而不高兴,才有了君子的境界。

  【原文】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好犯上的人,不多;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从来没有。君子注重(做人的)根本,根本确立了,人道也就有了。好好的侍奉父母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吧!”

  【说明】孔子的教学内容文、行、忠、信,有子在这里言及的还是做人的规律问题,强调做人的根本是仁德,孝悌又是仁德的根本。

  【原文】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的人,是很少有仁慈的。”

  【说明】孔子强调的仁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巧言令色的人无法做到外在的行为于内心的一致,所以就很难有真正仁德的。

  【原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否忠实守信了?教给学生的知识我实践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践习了吗?)”

  【说明】这句话反映了曾子的严于律己的精神,他经常的反思自己的言行,是不是符合忠信和实践的标准。这里的疑义在“传不习乎?”一句,有人说是曾子反思先生教给他的知识及时的温习没有,也有人说曾子反思自己要教给别人的知识自己实践过没有。我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解。这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应该不断反思的一个问题,如果教给学生的知识自己都没有实践验证过,这样的教育者其责任心就该值得怀疑了。

  【原文】1.5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行政要严肃认真,恭敬而守信用,节约使用财力、爱护人民,役使民众要在农闲时节”。

  【说明】此章还是说明孔子的“仁、信”的思想的,是从国家理政的大局角度而言的。

  【原文】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 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谨慎忠信,要热爱世上的每一个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这些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说明】强调做人是第一要务,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在其次。这一点对现今的教育单纯强调知识忽视做人有着很大的启示。

  【原文】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为父母做事,能够竭尽全力;为领导做事,能豁出性命;和朋友交往,说了要做到。(能够做到这些)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说明】子夏说的是学习的本质问题,也是讲识人、择人的问题。学习的根本还是学做人,所以子夏说做人好的人,即便是没有读书也认为他学习了啊。

  【原文】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学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学习要以忠信为主。世上没有完全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说明】现实生活中,我愈加感觉到人生命的厚重体现在对历史和生命整体的把握上,没有历史感的人,生命总是停留在平面的感觉上,就如白纸一样轻薄,有了历史感就有了厚重的感觉,所以我认为“重”可以当历史观来理解,厚重自然稳固。忠信是做人最基础的品质,没有这些品质,就难以厚重,难以稳固。这里的歧义在对“无(毋)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孔子思想中主张的学习,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身边的人的长处看齐,所谓的见贤思齐,而不是单纯的理解向一个没有缺点的人看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子夏说的这句话了。

  【原文】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的对待养老送终的事情,追念祖先,会使社会的到的风俗变得淳厚。”

  【说明】是讲对待生死和历史问题,强调的是过程对当下的影响。

  【原文】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问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已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

  【译文】子禽对自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打听当地的政事。是他主动的求得的还是别人主动地告诉他的?”自贡说:“老师凭借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来得到这些的。老师求取他要知道的东西和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说明】正如有人说的一句话,有些事情不该得的求也求不来,该得的不求也会来。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强调的还是个人修养能否值得他人信赖的问题。

  【原文】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活着的时候要看儿子的志向(言所说的话),父亲离开人世后看他儿子的行动。如果三年能不改变父亲在世时所立的规矩,这就是孝顺了。”

  【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一是识人的问题,一是持续发展问题,三是强调了“孝”的问题。不仅仅讲父子的关系,也暗含着集体社会的发展和执政者和继承者的关系问题。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由此出发。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说明】说的是情与理的关系问题,处理事情要技合情又合理。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道义。说的话才可以实践。恭谨要符合礼制,可以远离耻辱。只有不失去所依据的,才可以不失为可遵守的好方法。”

  【说明】说明的是局部与大局、方法与规律的关系问题。抛开大局、整体合规律,就很难判断忠信问题。

  【原文】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住得好,做事勤敏,说话谨慎,按照正道修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说明】好学总是应该为提高自己心灵的境界,所以能够走正道不断的修正自己,看轻外在的物质很重要。

  【原文】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但不谄媚,富有但不矫情,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贫穷还快乐,富有还喜好礼节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自贡,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往就知道未来了。”

  【说明】子贡看到的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孔子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所以所安贫乐道、富而好礼比贫而不巴结、富有但不骄傲要好。此章师生对话还反映了自贡丰富的联想能力,孔子肯定了他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就是创造的思维品质。

  【原文】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怕不了解别人。”

  【说明】孔子一生好学不倦,说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讲,自己有了学问不怕别人不知道,而是担心自己的学问不够不了解别人。在众多的注释中,杨伯峻先生的释义比较接近我的这个理解。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