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库存积压 > 其他 > (聚焦券商综合治理大限)证券业在阵痛中重生

(聚焦券商综合治理大限)证券业在阵痛中重生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4 04:53   浏览 N 次  

发布时间: 2006-10-30 07:43

10月31日被称为中国券商综合治理的生死大限。尽管全面治理的目标尚未达到,但券商家数已从治理前的130余家减少到目前的108家
证券业在阵痛中重生
本报记者 夏丽华 北京报道
作为监管层确立的从综合治理转向常规监管的一个重要临界点,10月31日被“标注”为券商生死大限。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券商综合治理已大浪淘沙般沥尽了众多风云人物,证券业格局也正焕然一新。
据了解,券商已从综合治理前130余家减少到目前的108家,其中创新试点类和规范类公司分别为18家和25家,接近现在108家正常经营公司数量的四成。有关人士表示,从现在到明年8月全面实现券商综合治理目标,券商的数目肯定还有变化,目前市场资源显然没有整合完毕。
大限是综合治理的一道坎
大限前夕,新银河证券的挂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实,银河证券如何新生已没有太大的悬念,相关的报批程序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但据悉相关部门可能倾向于低调处理新银河的诞生。
“综合治理还不可过早乐观”,相关人士表示,对那些问题券商而言,“大限是治理进程中的一道坎,又或许是一个新起点。”
这样的命运,银河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2005年4月,南方证券宣布关闭,各项资产业务剥离后进行市场化招标;2005年8月,华夏证券被中信、建投收购,在受让其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基础上,变身为新的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今年9月,首次由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主导,广东证券、中国科技证券和中关村证券三家重组成为安信证券……
自2004年底综合治理伊始,包括南方、闽发、大鹏、德恒等,监管层处置了29家高风险和严重违规的证券公司;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实施市场禁入,乃至被刑事审判的责任人不断见诸报端。
券业风云变换,一部分是因为部分券商无法持续正常经营,必须整改重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将自11月1日正式实施,要争取更多的业务资格牌照,券商必须增资扩股扩充资本。大限前夕,券商资本重整的大戏也越演越烈。今年8月,原金信证券经沪甬杭注资5.2亿元获得新生,更名“浙商证券”并正式挂牌成立;10月,渤海证券正式获得泰达6亿元注资……无疑,这样的资源整合正方兴未艾。
治理显效 券业分化
券商综合治理的构想最初始于2003年证监会召开的“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座谈会”,不过当时的提法是“规范发展”。
“当时证券市场处于遥遥无期的下跌通道中,整个券业在经历资本市场建立初期的狂热后,高利润、高投机与高风险的业务格局正接受市场行情低迷的检验,大浪退去后的险滩礁石也逐渐暴露,直至引发行业危机,直接促成了监管部门关于综合治理的想法。”业界人士回忆,经过充分的业界讨论,一年后,这个构想以券商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形式出台。
紧接着监管层展开一系列行动:限定时间、摸清券商底数,采取措施化解风险;制定《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以及风险控制指标等法律规章;对历史上导致券商出现比较严重问题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国债回购交易结算制度和资管业务管理制度等进行完善和改革;出台具体措施,支持优质券商做大做强等。
按照当初提出的分类监管的构想,现在前两类券商,即创新试点类和规范类公司已分别达18家和25家,接近现在108家正常经营公司数量的四成。根据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最近的表态,当前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产、违规委托理财等各项历史遗留风险大幅下降,与综合治理开展之前的2004年初相比,主要风险指标平均下降了90%。
其实,这样的变化体现在券商的各个业务领域,无论是传统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还是新兴的集合理财、财务顾问等。比如通过集合和专项资产管理,创新试点或规范类公司从去年4月至今,吸收社会资金已达数百亿元,有些券商的理财收益甚至超过了基金的同期业绩。无疑,社会各界对证券公司的信任度正在回升,券商综合治理已经成为支持市场预期不断好转的重要因素。
创新发展是最终目标
“券商综合治理是健全金融机构微观运行基础的行为,为增强市场参与者的约束力奠定基础。”正是因为直接融资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货币当局央行的副行长,吴晓灵把券业的发展纳入了更为宏观的视野来考量。而行业的创新发展,则是增强市场主体约束力,推动市场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
监管部门某负责人曾说过一句话,让笔者印象深刻:“只有那些以专业能力赚取合理、合法、合规的‘善钱’的公司,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生存下来成为市场的主流。”
相信在综合治理过程中,不管是退出市场还是通过重组获得重生的券商,都将给后来者以警示:赚取“善钱”,才是生存之道。

对中国券商而言,“10.31”大限的来临不如说是新一轮洗牌的开始。有专家估计——
10年后六成以上券商将被淘汰

本报记者 齐轶 北京报道

截至昨日,尽管银河证券尚未拿到监管部门关于其重组方案的最后批复,但市场仍旧预期,该公司的重组和挂牌有望在10月的最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消息人士透露,另外几家证券公司的整改方案也将于同期得到答案。
10月底,券商综合治理大限将至。在银河证券重组和另外几家证券公司的整改方案尘埃落定后,始于2004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工作也将告一段落。
初步完成整顿后的中国证券业必将面临一个竞争主体更加多元,环境更加复杂的市场格局。行业内部的整合还将继续,来自银行业和外资的“挤压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
大券商时代来临
“与其说是一个结束,不如说是一个开始”,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这样评价“10.31”对于券商治理的含义。证券业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估计,中国在十年之后,应该出现5—6个占领市场份额共60%以上的大型券商,目前券商中的三分之二应该被淘汰出局。
行业的综合治理以及市场竞争已经使得行业的集中趋势日益明显。中信、广发等优质券商在治理过程中,从网点、业务范围,净资本等各个方面大大提升了自己。进入常规监管时期后,类似的优质证券公司将凭借政策优势、自身的竞争实力获得更快的发展,加速形成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根据46家券商在银行间市场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年报,券商净资本总额449.38亿元,前二十名的券商净资本就占到73%。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梁静表示,部分证券公司已明显表现出行业龙头特质,其资本实力、网络优势、创新能力以及好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能力都更加明显地得到体现。可以预期,证券业务将通过公司之间的收购兼并集中到实力强、经营规范的公司手中。
银行:向资本市场扩展
一个行业的治理不可能在一个静态的环境中进行,就在中国证券行业积极整顿时,其身处的大环境也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如果说一两年前,大家对金融行业综合经营的前景还是“雾里看花”,如今这条道路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五大国有银行中,除了农行,工、中、建、交都已在香港或是内地上市,与上市前不同,如何满足投资者需求成为了上市公司至关重要的目标。因此改变过于依赖存贷差盈利的单一模式、寻求不同的利润增长点对商业银行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未来,商业银行必将在证券市场和券商放手一搏。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全面进入国债、金融债和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品种的发行和承销市场,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断增长,而商业银行在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的销售工作都有先行优势。此外,各大银行都成立了自己的投行部门并不断加大该部门的投入。
与国内的证券公司相比,商业银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以工行为例,截至2006年6月30日,工行公司银行客户总数超过250万,其中包括约57710名贷款客户。这样的规模优势是集目前整个证券行业的合力也无法企及的。
外资投行:垂涎高端业务
2006年底,我国金融行业将全面开放,也意味着外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渠道将更加通畅。
外资对国内券商的“觊觎”是由来已久的。高盛证券、瑞银证券、里昂证券和大和证券已经进入中国,摩根借助中金更早进入,美林、花旗和野村等其他海外大行也在寻找机会急于进入中国。在证券市场开放后,以实力、经验和制定规则为背景的欧美券商,必然要全面进入并逐渐在高端业务上做大,并占有优势。
国内券商和外资券商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以下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问题: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透露,证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全行业营业收入231亿元,实现利润123亿元。统计显示,这也是中国证券行业有史以来最好的表现。而与此同时,高盛集团公司在2006财年前两个季度的净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204.4亿美元和50.4亿美元。这就意味着,高盛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规模是中国整个证券行业的4到8倍。
日本、韩国等证券市场在开放后,其市场份额逐渐被欧美投行占据。虽然有专家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情况不可能与韩国、日本相比,外资不可能在这么大的市场上形成垄断,但他们在高端市场对本土券商的挑战是无容置疑的。
瑞银、花旗在内的国际大行在争夺国内高端客户中已经打开了“富人争夺战”。“我们主要侧重于高端客户,而不仅仅是面向大众,没有必要设太多的网点来针对大众市场。”瑞银集团亚太区行政总裁Rory Tapner说。

优质券商逐鹿金融控股集团

本报记者 陈劲 深圳报道

在券商综合治理的大背景下,多家创新试点券商已酝酿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的方式,搭建涵盖期货、企业年金、资产管理、海外市场等市场新业务平台,包括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和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创新试点券商的相关工作已经悄然启动。
招商证券宫少林董事长日前表示,未来公司计划以集团化金融控股平台为基础,以专业化子公司为依托,谋求公司更大的发展。
据了解,招商证券目前正在和多家期货公司洽谈,和新基业期货公司最接近签约。国信证券相关负责人亦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加紧洽购期货公司,为即将到来的股指期货做好准备。
某创新试点券商的养老金管理公司亦正在积极筹备之中。据悉,该养老金管理公司由上述券商发起设立,采用独立法人架构运作,以企业年金为主要经营业务。该券商在企业年金市场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并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但公司此前按照监管层的要求,对委托理财进行了清理,一些客户因此流失。此次专门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旨在发挥组织创新优势,重夺公司在企业年金方面的市场地位。此前,该项组织创新曾得到监管层的多次肯定。
还有一家创新试点券商则有意将公司的投行业务剥离出来,与境外券商合资组建以投行业务为主的新证券公司。该券商的主要高管均来自海外,有着多年海外证券经验,在海外有一定的客户和渠道资源,成立以投行业务为主的新证券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些优势。据悉,此前该公司已经以财务顾问的方式,为多家境内企业赴海外上市牵线搭桥,取得良好效果。
该公司还表示,券商设立海外分公司,可争取到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保荐资格。目前券商设立海外分公司还需政府严格审批,他们希望可以获得监管层的支持。
事实上,已经有证券公司先走一步,率先在海外设立了分公司。去年底,招商证券在香港宣布,该公司收购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的各项手续已经完成,招商证券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创立以来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第一例。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招商局金融集团2000年收购友联银行、实施资产剥离后保留的证券业务部分。中信证券则在香港重新注册设立了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后者还将收购中信资本市场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资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信资本期货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券商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跨市场业务平台的发展方向。“这与此前一哄而上搞金融控股公司的情况不同,券商依照自己的竞争优势来规划,显然是市场力量真正发挥作用的结果。”业内资深人士指出。
这位人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券商构建自己的跨市场业务平台,积累的经验亦愈发丰富,券商的触角或将逐渐向银行、保险、信托等业务领域延伸,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并购也将越来越频繁。各家券商的跨市场业务平台将各有侧重,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券商公司治理渐入正轨

本报记者 陈劲 深圳报道

“券商综合治理对于完善证券公司治理功不可没。”某规范类券商总裁在该公司获得规范类资格后颇有感触。
他说,以前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摸索,而一些券商更是“人治”氛围严重,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动力。在监管层启动券商综合治理工程以后,上述现象出现了很大的改观。一方面新《证券法》完善了相关的细节规定,突出了“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券商退出机制的完善,则迫使券商主动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以避免为市场所淘汰。
新《证券法》增加了对证券公司主要股东资质进行限制的规定,这有利于证券公司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为保证董事、监事勤勉尽责地履行对公司的各项职责和义务,新法还增加了对董事、监事任职资格的要求。
同时,新《证券法》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增加了净资本,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净资本与自营、承销、资产管理等业务规模的比例,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以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等风险控制指标。净资本是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和流动性状况的重要指标。新《证券法》对净资本管理的法律规范,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净资本不达标的证券公司要么立即补充净资本,要么将受到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新业务、责令更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行使股东权利、撤销有关业务许可等处罚。目前,已经有多家券商因此或被托管,或被责令关闭,多名券商高管亦被处以罚款、市场禁入等处罚。某券商高管指出,敲山震虎的效应不可小觑,证券公司治理的内在动力由此迸发。
据记者了解,不少券商抓住综合治理的机遇,切切实实地去理顺公司的组织架构,改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市场位置,培养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仍然有部分券商没有取得大的进步。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有的证券公司依然存在内部管理水平低下、各部门形不成合力、制度不完备、执行力差等问题;有的公司忙于增资扩股、重组等工作,认为有了资金就有了一切,而忽略了组织架构的搭建、高管队伍的建设、专家人才的引进和配套制度的建立等。
此外,一些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以及专业委员会等没有制定议事规则,各自职责、决策程序、履职手段等不清晰;个别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专业委员会效率不高;个别公司的章程制定较为粗糙。该人士建议,证券公司在制订、完善相关规则、章程和规章制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性问题,不能走形式、搞花架子。

在连续数年的全行业亏损后,2006年证券公司借着一年多来的牛市之威,大举反攻。粗略估算,今年券商仅佣金收入就有250—280亿元之多
券商借牛市扬眉吐气
本报记者 朱茵 上海报道

今年,券商全年的收入与利润将创出历史最好已经成为定局。
“今年年底的奖金应该不少,我们年中已经发过一次业绩奖了”,上海某证券公司的员工表示,今年整个行业的收入提高,而且公司的业绩增长较快,因此,大家的收入会比前两年好很多。
据悉,今年在一些大的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自营投资业务各部门都已经超额完成全年的利润目标,总公司的收入甚至翻番。
在过去几年中,证券公司因总体收益逐年下滑,连续4年整体亏损,一度被严重边缘化。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03年122家券商亏损93893万元,其中亏损超过1000万元的有43家券商。
2004年,全国114家证券公司共亏损103.64亿元,公布业绩报表的57家券商平均每家亏损1200万元。
2005年,在经历了2002年以来的连续下降后,券商业绩终于出现反弹: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券商在扣减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总额大幅提升,增幅达到了43.4%。
2006年上半年,披露年报的47家券商全部盈利85.91亿元,平均每家盈利1.83亿元。一举扭转了证券公司连续几年的行业亏损局面,呈出历史上少有的佳绩。同时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成为上半年业绩的双引擎。
进入10月份以来,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每日都超过320亿元,甚至沪市单日成交额即突破300亿元,而1—9月份股票基金交易额为59243亿元,日均交易额327亿元,均为去年同期的2.3倍。如果四季度按日均300亿元交易额、佣金率0.16%—0.18%估算,全年交易额在7.8万亿元左右,券商仅佣金收入就将达到250—280亿元。全年的丰厚收成可以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过去几年券商业绩的不佳自然与市场冷暖不定的因素相关,很多券商的收入与大盘指数正相关,但扭转经营局面更需要券商内部的配合。今年以来,证券市场的外部环境得到根本改观,成交量、融资量、创新业务政策都有新的突破,而同时,券商的综合治理也收到成效。今后,券商自身的管理能力、成本和风险控制能力将逐步成为业绩差异的基本因素。(中证网)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