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库存积压 > 其他 > 博客编辑为什么喜欢推荐我的文章

博客编辑为什么喜欢推荐我的文章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0 02:26   浏览 N 次  

博客编辑为什么喜欢推荐我的文章

董藩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个博客,因为除了我勉强应付的焦点博客、新浪博客和搜房博客外,还有一些网站出于对我的支持,也主动帮我建了博客,但多数并没有告诉我,有的虽告诉了我,我也实在抽不出时间打理了!

我的博客的点击量是远远比不上文化艺术界名流和其他一些社会名人的博客点击量。可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我的博文虽然不多(我工作繁忙,社会活动也比较多,很多想法没有时间写出来),博客的阅读量却还是比较大的。有的网友有些羡慕,给我发信或者留言,希望给予“指点”。网友戴晓华最近在我一篇博文后“大面积”留言:“文章是否推荐,效果大不一样啊!”,“我……对合作建房的性质、定性提出了一点新的观点,写了一篇简短的评论,虽然很短,但是观点应该是很有独创性,也很容易理解……毛遂自荐给焦点管理员希望推荐发表,但是没有被推荐,今早一看,此文阅读仅仅8人……实在郁闷!一篇文章,一个观点,被夸当然最好,被骂也不可怕,怕就怕没人理会!连看都没人看到!”为此,他只好借我的“宝地”一用,将他的文章贴在我博文后面,希望能被更多的人阅读。

的确,焦点和搜房的编辑,几乎对我的每一篇博文都给了“推荐”待遇,新浪房产的编辑对我博文推荐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他们对我的博客网页也都作为重点加以推荐,对此,我的确心存感激。一些网友认为,这是因为我与他们私交好,经常见面,或者编辑中有我的学生,其实不然。与他们经常见面的博友很多,而我恰恰没有见过他们或者仅有一面之缘,以至于上次在某个大型公开场合,当我见到焦点网大名鼎鼎的蔡宗琦(buluca)MM时却“不认识”她,让她尴尬得面如桃花。至于“编辑中有我的学生”一说,那还是我对我现在学生的期望呢,我目前尚没有学生在这三家重要网站工作。

那么,为什么我的博文会受到“厚爱”呢?我想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坚持专业精神。我的博客的第一读者群是业内人士,第二读者群是我的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第三读者群是一些对房地产感兴趣的网民。基于此,我的博文基本上是从专业角度陈述对市场和国家政策的看法。不管对热点问题,还是对无人关注的话题,在专业层面上讨论都是我所坚持的宗旨。法国学者沃夫纳格说:“真理是智慧的太阳”。我想,缺乏专业精神是难以看到真理的光芒的。所以我始终在提醒自己: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业内人士,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大家知道,有的专家知名度很高,但理论或者实践已经证明,其观点80%都是不对的。而我决不会为博名气而不顾专业精神。记得2006年年初《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我,我在批评地产学术界的混乱状况时说:“如果我说的有80%是错的,我是会跳楼的,因为我活着不但对社会没有贡献,反而是祸害。”报道当时用“如果我说的有80%是错的,我是会跳楼的”这句抢眼的话作了题目,算是对我的公开“约束”,同时也是在提醒他人监督我。我坚持从专业角度谈房产,专业网站的编辑当然也会认真对待我和我的博文。不久前,我的博客被新浪房产博客评为“中国十大地产博客之最‘理’的博客”,一篇博文入选了“最有影响力20篇房产博文”。现在,我的博客在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业内顶级企业和高校中已经有了一批稳定的读者,一些人读后还时常把感想发给我交流。

其二,坚持用开阔的视野观察房地产。从经济管理角度看,虽然房地产没有很深奥的理论,但如果要以专家的身份说话,也不是人人都行的(当然,普通网民是可以随便说的)。要把房地产研究明白,应该具备基本建设经济学(固定资产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金融学知识背景,并了解一些工程、规划、营销知识。唯有如此,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相对来说才会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写出的文章专业编辑也更喜欢推荐,因为会得到业内人士更多的肯定。如果知识结构不完整,见解有时可能就是“偏见”,而“偏见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英]科尔顿《莱肯"沉思录》)。2005年春天,我推出了网络长文《关于房地产业的17个观点与两万言书》(业内俗称《两万言书》),这篇文章没有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思考,文内还涉及到了社会学、人口学等其它学科知识,所以发表后曾给业内“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各大网站热推、转载并组织讨论,官方高层和业内顶级企业也纷纷来访、来电,其中一些重要观点还分别被报送给中央主要领导并获得肯定批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也在理论版上予以发表。最近,我从文化角度观察房地产形势的一些言论也引起了业内一些重要人士的共鸣,尽管批评也很多。可能是因为观察视野相对开阔而又强调专业性的原因,我的博客被《成全参考》独家排行榜列入了“十大值得每周一读的地产博客”。

其三,强调创新,不人云亦云。编辑总是喜欢有新意的稿件。说他们追求创新也好,喜欢炒作也罢,事实上的确没有几个编辑或者读者喜欢读缺乏新意的东西。有时碍于约稿者的情面,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一些没有多少新意的东西。但一个学者如果写出的东西总是缺乏新意,那么他就难以赢得自己的专业地位。业内有很多博客我很愿意读,而且还把它们推荐给我的学生和朋友,因为在这些博客中时常可以看到令人耳目一新且颇有道理的观点。大家注意:我所强调的创新是富有科学性的创新,而不是不顾学术精神和科学性的哗众取宠,更不是象网民“牛刀”或者“我眼看天下”那样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他人学术观点或人品的肆意“疯咬”。有的编辑对我说:“我喜欢推你的文章啊,两年来你引领了不少关键性专业话题的讨论。”的确,不论是是否该公布商品房成本的话题,还是空置率高低的话题,抑或是判断房地产市场有无泡沫的话题,都是严肃而重要的问题,业内也大多承认我的观点是有新意而且有道理的。搜房网还把我的博客评为“十大最具思想性的博客”之一。曾有一个修养很高、在业内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对我说:“董教授,我是你的崇拜者,很喜欢读你的博客文章”,我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说真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可能就是因为我博文中有的观点有点儿新意,引起了他的共鸣吧。

其四,讲究语言的运用和文章结构的安排等。博客文章往往是随兴而写,这样就免不了会出现几个问题:一是可能会出现些错别字甚至病句;二是语言表述未必能做到周延朗顺,更难说措词优美;三是从结构上看,未必能达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文章写完后,应该修改一、两遍。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除了上专业课外,同时还给全校大学生上写作课。我告诉我的学生:写作其实只为了两“个”读者——你自己和他人。为自己而写可能有种种目的,如记录生活片断等。但文章主要还是给他人看的,这就存在个“讨好”读者的问题。你要考虑大多数读者处于什么层次,读者喜欢看什么,你想给读者传递什么信息,读者读完后会有什么收获,怎样写才能让读者读得轻松、愉悦等等。网站创办博客频道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网站的点击量,雨果说:“增加了读者的数量,也就增加了书籍的价值”。网站也是如此。所以,编辑理所当然会重视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对作者而言,就应努力去满足编辑的要求,毕竟博客频道是人家办的,想被推荐就要遵循人家的规则。我的写作水平不高,写完博文没有时间反复推敲、修改,但一般来说,我还是会尽量抽点儿时间将其修改一遍,以体现出对读者和编辑的尊重。对此,博客编辑可能是早有体会了。

附文:“我眼看天下”,请先看清你自己

谈到写作,我想起了网民“我眼看天下”(李拜天)对我文章的指责。可能一些网民对此也记忆犹新,有人还专写了评论博文。“我眼看天下”是博客江湖中的著名人物,我过去看过其几篇文章,对于其语法知识上的缺陷,我早有察觉。但我与他素不相识,此前又不知道他是学中文的,还在中学教语文课,自然不会“计较”,看过就拉倒。即使在他屡屡“挑衅”,对我大加诬蔑后,我也未想过回应他。但最近有人重复向我信箱发这些“挑衅”文章,并宣称“你虽是大学教授,但给中学语文教师(指“我眼看天下”)当学生都不够格”,我才开始想帮助“我眼看天下”客观认识自己,以免其继续趾高气扬,继续误人子弟。倘若中学生恰因他传授的知识存在错误而与大学(或者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那他可真是害人不浅了!

例如,他对我文中错误的指责,除了我确实多打了一个“向”字(“曾向私下向一君玩笑道”)外,都是他自己的认识存在错误,或者是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导致的自以为是:

1、“曾私下向一君玩笑道”——“我眼看天下”认为那个“玩笑”是一个名词,放在这里做谓语其实是错误的。其实,他大错特错了:这里“道”是谓语,汉语词典中写得清清楚楚“道”就是“说”的意思。在我这句话里,“玩笑”是名词作状语,相当于“玩笑般地”或“用开玩笑的口气”。在汉语中,名词常可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充当状语,借此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方向或处所,如“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中的“西”就是“向西(逃跑)”的意思;或借此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中的“法”就是“当斩”的依据状语;或借此表示对人的态度,如“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中的“虏”意思就是“像对待奴隶一样地”;还可借此比喻动作、行为的状态,如“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中的“蛇”意思就是“像蛇一样爬行”。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相当普遍,在现代汉语中仍常见。判断其是否为状语,首先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敲,再根据是否有主语进行考察。用百度搜索一下“玩笑道”,会发现不少这样的用法,如:(1)“苏轼玩笑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660122);(2)“你现在还有力气喊,说明你好了很多了。”他玩笑道(http://tt.mop.com/backyard/read_288233.html);(3)熠知道凌在说什么,玩笑道:“好啊,你养我啊”(http://www.ttreading.com/readchapter.asp?bl_id=82618&bu_id=2416313)。

2、“我曾特意通过网络查阅了薛涌其人。”——“我眼看天下”认为这一句有毛病,缺宾语,“查阅”的宾语应该是“资料”,也就是说,我查阅的应该是薛涌其人的资料。一般人的确都是这样进行表述,但“查”是“查找”的意思,查找“薛涌其人”怎么能说错了呢?“阅”的本意是“看”的意思,这里的有“看……长相”、“识别”之意,这样宾语为“薛涌其人”显然是可以的。我实际上做的也正是通过网络查找薛涌,并看看其长的是啥模样(通过“百度图片”搜索其网上照片)。当然,这里“我眼看天下”只是对词意活用掌握得不够好,其错误程度不像上面那么严重。

3、薛涌竟是早年北大的毕业生——“我眼看天下”认为这段话还是文理不通,那个“早年”,应该放在“薛涌”这个词的后边而不是“北大”这个词的前边。定语的语法意义在于限制和描写中心语。“早年”和“北大”都是“毕业生”的限制性定语,一个表示时间,一个表示领属。多项(多层)定语的排序的确有讲究,一般是同中心词逻辑关系越密切,越靠近中心词。如常规形式为“领属定语→数量定语→性状定语→特征定语→类属定语→中心词”,但有的定语的位置安排则相对灵活,如数量定语。时间定语与领属定语的位置排序没有固定格式,作者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习惯确定,“早年”、“北大”即是如此,顺序颠倒对含义影响不大。在我的表述中,即使将“早年”理解为“北大”的修饰语,也是没问题的,意指“前些年的北大”、“早期的北大”,这种表述比比皆是。如:(1)早年北大的沙滩红楼读书生早已无存(http://forum.netbig.com/bbscs/read.bbscs?bid=1&id=6355944);(2)梁漱溟这位早年北大唯一没有学位的教授(http://www.yirr.ngo.cn/indexH52.htm);(3)早年北大的熏陶应该算是基础训练吧(http://www.xslx.com/htm/xssy/xspp/2006-09-12-20356.htm)。

我不是学中文的,常常苦恼于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够高,但“我眼看天下”的指责反而让我有了信心:原来我的写作水平不比学中文的差多少。他迄今为止20多年来挣的那“万八千”(注:应为“万儿八千”)的稿费,也只相当于我大学期间的稿费收入,或者相当于我现在两、三篇文章的稿费数量。我这样说不是想显摆自己的才华或者身价,只想提醒“我眼看天下”在语文知识方面仍要谦虚,仍要努力学习。随便择两段他的文章,大家看看表述不当甚至错误之处吧——

老婆见我整天忙忙乎乎、(应加顿号,他落了或者不知道)辛辛苦苦地写博客,有时也不免有点微词(应为“有点儿微词”),说:“整那(应加“个”)干啥?当吃当喝啊(应为“能当吃当喝啊”)!”每当这时,我虽然心挺虚(最好改为“挺心虚”),但是嘴(应加“还是”,有个语气顺接问题)挺硬地说:“那可说不准,谁知道哪块云彩上有雨啊!(应为“哪块云彩有雨啊!”)”

为什么心虚呢?因为博客(主语错误,应为“写博客”或“写博文”)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一大爱好,就像有些人好酒,有些人好赌,还有有(多打了一个“有”字?)些人好女(少打了个“人”)一样,博客(主语错误,应为“写博客”或“写博文”)对我来说,也不过就是消遣的一种方式(应该为“一种消遣的方式”)。但我要是直接这么说,老婆就不容易理解。我以教书为职业,许多年来,一直挣的是(状语位置不当,应为“挣的一直是”)教书的辛苦钱,虽然一直饿不死,但也绝对撑不着(表述逻辑不对,应改为“但也绝对没撑着”)。我一直给(介词使用错误,应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小人物,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罗嗦,与前面用词重复,应该为“自我期望值”)并不算太高,比如写文章吧,虽然打小就好这一口,有这个累(什么意思?方言吗?),所以(应该删去)许多年来也算是笔耕不辍,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删去“自己”为好)可以凭着写文章能(能愿动词乱用,应删去“能”)养家糊口。这些年来东拼西湊,稿费虽然(连词位置不当,应为“虽然稿费”)总计也挣个万八千的(应为“万儿八千的”),但20来年了,要是指着稿费过日子的话,那我一家子不得喝西北风吗?(逻辑表述有问题,前面给出假设条件,后面应给出假设结果,如“那我一家子不早就饿成‘麻杆’了吗”——请不要介意这个比喻)所以说写文章对我来说,就是有一打,无一撞,写博也不例外,其实就是个玩,从来没指着能(能愿动词乱用,应删去“能”)通过它来挣钱。

至于“我眼看天下”对我文章中其他逻辑关系的指责,就更可笑了。鉴于本人时间宝贵,并考虑其在学生和网友中的形象,就不分析了。我只想对“我眼看天下”说:语法知识虽不多,也不难,我的确掌握得不好,不过你也仍需要“上下求索”才行啊!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