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库存积压 > 其他 > [转载]拍卖师刘新惠的故事

[转载]拍卖师刘新惠的故事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7 09:48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拍卖师刘新惠的故事作者:拍卖中心哈联处

评:真是时代的宠儿 ,人生中选择一份自已喜爱的事业

“5万5千元第一次,5万5千元第二次 calling twice. So thanks a lot Mr… I appreciate it.”这是发生在北京一场普通拍卖会上的一幕。这样的场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多年前人们对此还是完全陌生的。什么是拍卖?拍卖师又是怎样的人?没有多少人知道。获得中国首批注册认证的拍卖师刘新惠回忆当初的情景说:“那时候拍卖都是新名词,我走到大街上碰到算命的,说小伙子过来给你看看相,我跟他说你要能猜出我是干什么的,你就随便算。360行里面没有拍卖这一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人民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刘新惠成为了一名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幼痴迷书画的他进入中国古玩字画行业的百年老店荣宝斋。此时的中国内地刚刚恢复了消失多年的拍卖行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将大量剩余物资倾销中国。1874年,英国最大的一家拍卖行在中国的上海开设子公司。随后,法国、日本、丹麦等国的拍卖行也纷纷在华开展拍卖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九个年头,1958年,旧中国遗留下的最后一家拍卖行在天津关闭,拍卖行业从此在中国内地消失。改革开放后,1986年,广州率先在内地恢复成立第一家拍卖行,此后,中国沿海城市相继出现不同形式的拍卖活动。1989年,中国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中明确指出:“在若干中心城市试办拍卖市场,开展各类公物的拍卖业务”。外界认为,这份文件表明中国政府对拍卖业的正式承认。

恢复之初,在中国拍卖企业拍卖的物品极为有限。中国拍卖协会会长张延华女士回忆说:“比如说海关没收的走私物品,车,什么电器,法院处分的执行物,房子,车辆,政府处理的车,或者政府处理的一些指定的固定资产的东西。”

然而许多人很快就意识到“拍卖行不是专门处理罚没物资的机构,而是市场机制的一部分,市场上一定有适合拍卖的物品。” 1992年8月,上海的百年老字号朵云轩领到中国内地第一张艺术品拍卖的注册证书。两个月后,深圳市动产拍卖行举办“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中国艺术品拍卖落下了第一槌。而半年后,在上海举行的朵云轩书画专场拍卖更是现场盛况空前,因为一票难求,当时连地上都坐满了人。

此时,刘新惠所在的荣宝斋也在酝酿成立自己的拍卖公司。刚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刘新惠成为荣宝斋拍卖师的候选人之一:“他们认为我教育背景不错,又是北京人,说话口齿比较清晰。有趣的是那时候在琉璃厂那条街上,就我一个人穿西服打领带骑自行车上班。形象上也都跟拍卖官比较接近,那时候就顺理成章做了拍卖工作。”

1995年,荣宝斋成立自己的拍卖公司,刘新惠成为了一名拍卖师。没有其它学习途径,刘新惠拿着自己从日本带回来的摄像机,到长城饭店观摩中国嘉德国际文化珍品拍卖公司首席拍卖师高德明先生主持的拍卖会,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回到家对镜苦练。

刘新惠主持的第一场拍卖会拍卖的是印章。当时,他拍出最高价的是齐白石的一对印章,卖了22万元,而整场的成交额达到500多万元,这在当时已经令人称奇。刘新惠由此一炮走红。

刘新惠进入拍卖行业正值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在中国拍卖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意义的事件。199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在深圳落下了第一槌;1995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成立;1996年7月,中国正式颁布拍卖法。这部法律详细规定了拍卖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拍卖程序和法律责任,规范了拍卖行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拍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6年,拍卖业刚恢复时在内地仅有八家,而到1996年,从事拍卖的企业数就达到580多家。

在刘新惠的拍卖师生涯中,他拥有很多个第一:中国第一批注册认证的拍卖师,第一个站在国际舞台上的拍卖官;曾为北京、上海、广东等数十家拍卖公司主持首场艺术拍卖会。在近十几年的中国书画拍卖纪录中,有80%是刘新惠执槌时创造出来的。陆俨少的《仙水琼阁?青绿山水立轴》以456.5万成交;齐白石的《八开山水册页》以1650万元成交。

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晚年杰作《研山铭》被刘新惠成功拍出2999万元,创造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的最高纪录。为了这次拍卖,刘新惠在此前走访了米芾的家乡,去了他做官的地方,拜访了他的后人。刘新惠还编辑了《米芾研山铭研究》一书。在国内拍卖界,为一件拍品出版一部专著还是第一次。而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中,20片甲骨文最终被刘新惠拍出了5200万元的价格,轰动了世界。

刘新惠的诸多“第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拍卖业成长过程的注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中国拍卖企业近5000家,分布在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拍卖活动已有初期的沿海、大城市延伸至内地、中小城市。拍卖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全国拍卖成交额近400亿元。拍卖的服务对象已涉及商业、物资、纺织、邮电、房产等十几个领域。拍卖标的范围也由最初的一般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扩大至不动产、文物艺术品、知识产权产品、著作权、版权等。谈起如今中国的拍卖业涉及的拍品,刘新惠说:“所有权期权都可以拍卖,包括人们思想其实都是可以拍卖的。比如说我想拍一个电影,欧洲包括好莱坞有一些很著名的编剧,其实就是一个提纲,我准备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来说它就可以进行拍卖。”

槌起槌落,经过十多年的磨砺,如今站在拍卖台上的刘新惠,举手投足之间轻松而又自信。如今,拍卖行业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熟知,拍卖师也成为热门职业之一。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5000名获得资格认证的拍卖师。每年都有不少年轻人想成为这一行业的一分子。刘新惠认为,与国外拍卖企业相比,中国的拍卖企业在观念、人材方面还有不少差距。仅从拍卖师个人的角度而言,无论从文化背景还是拍卖的专业能力到现场把握的能力,中国的拍卖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国外同行学习。现在的刘新惠已逐渐渐少了拍卖,而着手培养拍卖师。他告诉记者:“拍卖不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后半生要从事教育。”

然而无论如何,对于拍卖,刘新惠话语间流露出的是一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喜爱:“我觉得我是时代的幸运儿,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我留学不回来,可能就赶不上中国艺术品发展最蓬勃发展的15年吧。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觉得拍卖师是非常适合我的。”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