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17日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7 05:43 浏览 N 次常平篮球的当务之急乃“部分引进”,在赛场上打出气势。
鼎盛时期的常平体育馆曾一票难求。
常平篮球走了一条“不平常”的路。作为“篮球之乡”,从上世纪30年代桥梓体育会和袁山贝的“迅雷”篮球队培养起的群众基础,到上世纪鼎盛时期八九十年代获得全国农民男子篮球赛冠亚军等一系列荣誉,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常平篮球,在经历了七八年的低谷之后,在今年的市运会上打出了男篮第四、女篮第六的好成绩,尤其是男篮不但将上届冠军大朗队掀下马,还打破了连续6年败给中堂的“魔咒”。这是否是常平篮球运动的转机?常平如何抓住这一机会重现昨日辉煌?带着这一疑问,笔者日前采访了原体委主任周吉柱、常平中学体育教师黄南信以及部分资深球迷。
起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孕育深厚底蕴
常平的篮球运动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常平志》记载,常平镇的现代体育运动,随着学校的开办而逐渐兴盛,以男篮的普遍开展和屡出人才而引人注目。桥梓体育会和袁山贝的“迅雷”篮球队于上世纪30年代初相继成立,当时,桥梓体育会几乎每年寒暑假都举办篮球公开邀请赛,“迅雷”队是常客。“迅雷”队的袁兆鎏技术超群,深深吸引了观众,不少农民放下农活前来观赏。年长日久,篮球运动遂在群众中扎下根来。
据周吉柱回忆,当年以周树培为首的“桥体”队,参加1945年东莞县“衍麟”杯篮球公开锦标赛,一个区区的村代表队竟夺得了佳绩,一时成为佳话。解放初期,周树培曾是广东省男篮主力队员。
据回忆,常平解放后几乎每年春节都组织一次全镇性的篮球比赛,群众对篮球的热情促进了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常中的教育又为群众体育培养了大批人才。
七八十年代,当时的常平公社还开办了一个类似于体校的篮球班,招收一些初中的篮球苗子进行培养,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训练,一年一届,举办了将近十届,为镇里培养了一批篮球人才。常平女篮的领军人物林凤嫦就是这个篮球班的后期队员。
荣誉
获全国赛冠亚军及两届省赛冠军
1978年至1980年这3年中,常平中学男、女篮球队双双获得了全县中学生篮球赛冠军。1984年,以常中毕业生邓思强等为主力组成的“常平农民队”,在全国农民篮球首届“丰收杯”锦标赛中夺冠,这标志着常平篮球运动进入鼎盛时期。同年,常平还夺得广东省农民篮球赛男子组冠军。1986年,常平再夺“丰收杯”亚军,1988年夺得广东省第一届农民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冠军。全国冠亚军及两届省冠军使常平“篮球之乡”声名远播。当时,在东莞一提起篮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常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平少年男篮取得长足的发展。在1988年至2003年举办的7届广东省传统项目学校男子篮球赛上,常平中学男篮获得5届第二名,被称为“五亚王”。1999年,常平中学组织男篮队代表国家出访埃及,与埃及最大的3个俱乐部篮球队比赛,这是东莞市首个代表国家出访的镇级学校篮球队。常平女队的发展弱于男队,但也打出过第一届市运会女篮冠军以及第二届、第四届市运会少年篮球赛女子组冠军的好成绩。林凤嫦是常平女篮的骄傲,她从中学时期就开始打篮球,直到今年还拼搏在市运会的赛场上。
九十年代中后期,陈晓峰、卢志文、任炯良等人加入篮球队,在市运会少年篮球比赛上获得两届冠军和一届亚军。陈晓峰有身高,有力量,冲击力大,技术全面,当时与中堂队的梁志忠、大朗队的叶金华、南城队的陈冠豪并称“东莞本土四小虎”。
“当时,常平的篮球风气之盛,说得夸张一点,几乎大街小巷都充满着篮球的气息”。周吉柱有些激动地说,常平中学生以加入篮球队为荣,因为有不少球员被特招进中山大学等高校,而且毕业之后可能会凭一技之长安排进税务、供电、公安等好单位工作。同时,常平32个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篮球队,每年春节全镇举行篮球比赛,赛前各村均进行一两个月的集中训练,而且在历时一个月的几十场比赛中,各村队员的技术水平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比赛时,各村组织拉拉队观看,气氛十分火爆。
现状
篮球人才青黄不接
周吉柱回忆说,常平体育馆于1986年启用,是我省内镇级兴建的第一座室内大型体育馆,可进行篮球、羽毛球、排球、武术等体育运动。当年,意大利、澳大利亚、立陶苑、越南等国家的球队以及广东省女篮、国家女篮都曾到常平打球,鼎盛时期曾“一票难求”。1987年,常平体育馆顺利地承担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决赛的任务,以镇级体育馆承办全运会的决赛项目,常平是全国首例。2001年,常平体育馆还是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篮球决赛场地之一,姚明等篮球明星曾来常平参赛。在多项大赛的推动下,常平的篮球运动如火如荼。
2000年之后,常平篮球运动处在低谷调整期,卢志文、任炯良、陈晓峰等人大部分上了大学,迁走了户口,不能作为常平球员参加东莞市的篮球比赛。2003年,东莞市申办全国篮球城市成功,举办了每年一次的篮球联赛,各镇街均非常重视,莞城、南城、大朗等纷纷引进外援,各镇街的实力接近,另外,宏远、新世纪等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成立,使大批篮球好手涌入东莞,对本土球员冲击很大。
现在,常平男、女篮球队正处在“青黄不接”的危机时期。现在达到常平镇队水平的成年男篮业余球员约有18人,在今年参加市运会的运动员中,只有三名在校生,其余球员年龄约在28至30岁左右,而业余篮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22—25岁。成年女篮情况更为不妙,今年参赛的运动员只有3名学生,其余都是年龄在33—40岁之间的老队员。“后备军”少年组的情况也令人担忧,在去年全市的中学生篮球赛中,常中初中部没赢一场,振兴中学男女队均取得第四,常平中学男篮获第五,黄水职中未能进前八。周吉柱叹息道:“篮球队员青黄不接,后备力量薄弱。如果没有新队员加入,两三年后常平男篮成绩会更差,而女篮明年参加市篮球联赛则有可能降到乙级,后年更有可能连乙级也不保。”
而说到后备力量薄弱的原因,则与学校主要抓学习成绩和其它镇街引进外援对教练和学生积极性的打击有关。学校强调学习成绩,球员训练时间减少,而且部分体育尖子学习成绩差,致使教练招不到好苗子。另外,培养队员需要时间,教练花五六年时间培养一批队员,却可能在一朝之内被对手引进的外援打败,这无疑挫伤了教练的积极性。其它诸如运动员生活补贴减少、安排工作不再有优势等原因,也打击了学生练球的积极性。
出路
部分引进+本土培养
在今年市运会上,常平与中堂上场的球员全部为本土球员,南城除引进宏远青年队的任骏威,采用“一带四”的战术之外,其余球员也为本土球员。大朗、莞城则走“引进”路线,大朗除两名本土球员之外,其余均为引进的新世纪篮球俱乐部的外援,在常平与莞城进行的争夺三四名的比赛中,莞城上场的5名球员全部为引进。今年,市运会男篮前四的排名分别为:大朗、南城、莞城、常平。大战过后,很多球迷开始重新考量常平篮球的“引进”问题。
周吉柱认为,常平篮球运动的当务之急是“部分引进”,即首先引进几名篮球打得好的大学毕业生,在比赛中提高常平的名气,借此激发起群众对篮球的兴趣,然后再慢慢培养本土球员,协调“引进”与“发展本土”之间的平衡关系。他说,只需“引进”少数的两三名球员便可解决常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无须“大量引进”。大量引进对本土球员的冲击太大,得不偿失。要真正培养起篮球实力,提高群众对篮球的兴趣,最根本的还是从中学里培养本土球员。
关于“部分引进”,黄南信的观点与周吉柱相同。黄南信于1987年开始执教于常中,为常平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球员。他坦言,常平除了要适当引进技术类球员来充实队伍外,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在初中、高中的招生工作中适当倾斜,引进好苗子。另外,政府也要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对运动员的生活补贴等,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
- 06-11· [转载]修身改命 ---- 王凤仪
- 06-10· 引用 中国根雕工艺展
- 06-09· 【引用】性 命 双 修 万
- 06-09· [转载]重阳立教十五论.金
- 06-09· --在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袁纯
- 06-05· 万华私募:03月14日(星期一
- 06-05· 评论 (
- 06-03· 环宇分子筛
- 06-02· 荣昌崽儿卟看卟行!
- 06-02· 荣昌政府不作为应该被行
- 06-02· 荣昌人
- 06-02· 崭新的荣昌(重庆荣昌行之
- 06-02· 湘西荣昌集团涉嫌非法集
- 06-02· 荣昌海棠香国旅游文化节
- 06-02·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三农科
- 06-02· 西行慢记 荣昌 吴家 万古
- 05-31· [转载]来自天堂的神童Ak
- 05-31· 超常班考试藏玄机:明知寻
- 05-31· [閱讀] 椿山課長的那七天
- 05-31· 3月20日 星期四 (新購三本